2.23.2016

那些年我們一起瞎搞的 Blind Test:比對測試應該注意哪些地方?

幾年前我和某戰友一起在錄音室混音。「這個 vocal 你覺得要加 12kHz 還是 10kHz?」「你轉我聽聽看。」「好......換你轉我聽聽看。」「如何?」「我比較喜歡 12kHz,比較自然。」「我也是。」

說完,兩人同時發現 EQ 的按鈕是 bypass。

沈默半秒,爆笑。

§         §         §


【 不同錄音混音軟體 (DAW) 聲音不一樣?】


這個問題為什麼很有爭議?因為:

  • 很少人長期用不同軟體工作,還每套都很熟
  • 我們很少在同一個空間聽到不同軟體的聲音,空間本身造成的印象差別就大過軟體了
  • 很多不同軟體,都有高手大師可以用來做出佳作
  • 個人拿軟體做的工作不盡相同
  • 不同錄音室用不同軟體維生(先生查水表)(我家都接雨水用你走開)



當然也不是只好得出「施主這個問題只能問你自己」這種有跟沒有一樣的答案啦。不管是「瀟灑走一回」還是「稍傻走一回」,我們都建議大家走一回。畢竟:

沒有質疑過的信仰不是信仰啊。


不管是 DAW 之間的聲音差異、plug-in v.s. 硬體本尊、還是 clock / 線材 / 其他元素的比對,走一回的時候可以注意這些事項:



【 要怎麼收穫,就怎麼栽;要怎麼工作,就怎麼測。】


我們買錄音混音軟體,不是只放別人的音樂來聽的。因此,用一首現成的歌,坦白說不太能測出 DAW 之間的差異,還是得錄音、混音、輸出都做一下才知道。

先說一下我自己的答案:當然不一樣。

光是 Pro Tools,這次 12 的聲音就明顯比 11 好、11 又比 10 好。而這並不是我 A/B test 發現的,而是我用同樣的電腦,在升級到 PT12 工作了幾個案子之後,突然覺得聲音都比較好聽,於是把之前用 PT11 做好已經過關的幾個 session 都叫出來再過帶一次,發現分離度的確比較之前好、聲音也比較紮實。

「數位就是數位不會不一樣」?

如果光是 PT 的不同版本聲音就不一樣了,那麼「聲音是數位的、不管誰來錄製 / 播放都應該一樣」就不成立了。不管是因為編碼 / 解碼的手法不同、還是不同開發者的美感不同,總之他們都做了一些會留下自己簽名的事情。而這些事情,一軌一軌聽差異可能很小,但幾十軌放在一起聽,可能就會發現原來的兩個小黑點,一個變成黑圓圈、另一個變成黑色八角形。

「混音的差別」

除了「單軌的差異堆疊起來」造成的差異,「混音架構」本身也會有差。(而這個很重要,因為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需要混音啊.......)以 Pro Tools 的硬體版 (HDX / HD) 和軟體版(不綁硬體)來說,我自己錄音室和家裡剛好一邊一套;每次在家做完過帶都覺得差那麼一點,把 session 帶到錄音室用 HD / HDX 輸出就比較好,軌數越多越明顯。(但這個差異在 PT12 之後,有縮小到一定程度了,開始讓人想要放棄綁硬體的昂貴升級費用......)

DAW 是怎麼把多軌聲音的數位資料「混合」在一起的呢?拉 fader、送 bus、是 fixed-point or floating-point 運算?使用的 plug-in 格式不同是否造成不同?混音時我們會做很多動作,而這些動作都不是只有一個方法可以達成。

也因此,在工作中得到的印象,通常比較實在。例如我幾年前用 Logic 的時候,低頻的紮實度很好做,但高頻要通透就比較難;換成用當時的 Pro Tools 做,就剛好反過來。這些是 DAW 自己的個性、還是因為它們配備的工具 / 架構 / 方法造成的差異?我們可以一個一個去測試,但到了最後,都還是為了工作時有個確定的判斷。

「我們以為沒差的環節」

之前我要測試某套軟體音源,但因為 Pro Tools 不支援 VST,只好用橋接軟體 Vienna Ensemble Pro server 開。結果有點失望,後來也很少用。某天強者我朋友 Double 突然推薦我另一套橋接軟體 metaplugin,說聲音會不一樣。我把之前測試失望的這套音源軟體用 metaplugin 開,赫然發現聲音比用 VEP server 開好聽。

這表示我之前用 VEP server 開來測試的 VST plug-in / 軟體音源,得到的印象都是錯誤的。



【 0.2dB: 你聽到的差異到底來自哪裡?】


我這輩子錯得最離譜的事情就是,買過一台幾十萬的機器,覺得用了之後聲音比原來好。過了兩個月,某天工作到一半,夥伴跟我說:「我覺得木吉他一直沒有感情。你要不要把那台機器關掉試試看?」

我關掉之後再聽,面色如土。木吉他的活生感回來了。具體地說,開著貴貴機器時,聲音乍聽之下有種美感,但事實上是有點失焦,所以木吉他錄製時的一些粗糙感被磨平了。然而因為細節被磨平了,真實感也少掉了,聽覺上用以聚焦的「邊」也散開了。

那是很難下嚥的事情(因為帳單很大張)。但抱著錯誤繼續走下去只會下葬,所以再難下嚥也得咀嚼清楚問題在哪裡。經過幾次比對,我發現了:

過了貴貴機,聲音都大 0.2dB。

當然還有別的差異,但這 0.2dB 成功騙過了我。

各位可以自己試試看,把同一樣的一個檔案複製兩軌,一軌不動、另一軌大 0.2dB,你真的會覺得後者音場變深變寬、細節更清楚了、高頻延伸、低頻深沈等等,一切就像《無間道》裡梁朝偉跟劉德華描述的一樣。


比對音量,真的非常重要。


如果因為各種原因,很難把 A B 雙方在「不動 fader」的狀態下做成同樣音量(fader_會_改變聲音),那也有另一個方法:做到音量差不多的時候,比對一下;如果覺得 A 比 B 好聽,把 A 拉小 0.2dB(或看狀況)再比對一次。如果變成 B 比 A 好聽,那麼這次測試可能無法給你正確答案。可能你今天累了、可能你的監聽給不出答案、可能二者的差別需要別的聲音才能顯現(例如有的東西給木吉他用都不錯、但給鋼琴用就差很海),也可能你的事前作業有瑕疵。如果不急,改天或是換地方測試吧。



【 開耳界 】


我承認現在回頭看從前,有時真的不知道在測試什麼:

  • 在很轟的房間測試不同 EQ 的低頻
  • 用麥克風收太近的木吉他比較 compressor
  • 在已經很滿的混音裡比較 reverb 的差異
之類的。很多謬誤是因為耳界沒開,測試時其實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聽什麼。

人很難做到「我就是標準答案」的時候,但趁早多接觸好的監聽、好的硬體,絕對是有幫助的。五四運動那些主張「我手寫我口」的人,本身都已經是唸書唸到出口成章的。那些說「我覺得用 plug-in 沒有比用硬體差」的大師,也都是長期在硬體環境裡、聽著準確的監聽系統工作,才能在使用 plug-in 的時候,知道自己應該把聲音做成什麼樣子。

當然耳界會一直開的(如果積極又幸運),也因此做越久越不敢鐵齒。但趁早開耳界真的很重要,有好機會真的不要錯過。



【 要真的測試,而非為了證明心裡的期待 】


人耳很好騙的。「情人眼裡出西施」;「你聽到的是你想聽到的」。

另外,預設立場會讓你聽不到「你本來不知道的差異」。成功的扒手很會轉移注意力,讓你看上面、然後摸走後褲袋裡的錢包。當你覺得「A 的高音就是應該比 B 好聽」,很可能你會忽略 A 的低頻糊掉了、中頻有點凹陷、或是它會讓唇齒音變得不舒服。

其他方面的一些個人瑣碎心得:

  • 調換軌道位置。有時候,上面的軌道聽起來比較亮 / 薄、下面的軌道聽起來比較沉 / 悶。有時候左右軌道彼此聽起來不太一樣。為了公平,聽完寫好筆記之後,調換一下軌道位置再聽一次。
  • 請別人播放時,混合一軌一樣的。例如要比對 A B C,就聽四次,可能是 B A B C、C A B C 或甚至 B B C C(AAA 怎麼沒有放到 A)。可能很糗,但糗一時好過糗一世。
  • 聽的過程盡量不要有多餘動作。最好就是過帶完然後舒服地聽,不要聽完 A 又跑去拔線插線再回來做好聽 B。
  • 隔一天再聽。或是多拿到不同的地方聽。寄給朋友聽也可以,不要吵架就好。
  • 「故意跟自己持相反意見」:如果無法請別人陪你做盲測,可以自己人格分裂挑戰一下自己的定見。例如你原本覺得 A 比較好聽,那你就告訴自己「其實比較好聽的那個是 B」然後再聽聽看。



【 保全可以讓人這樣測了又測測了又測嗎 】


劉青雲說過:測試的時間不能比做音樂的時間多。

(這個連環梗看得懂的,你上網的時間應該比做音樂的時間多)

另外就是,抱著「不確定」的心情工作是最爛的。如果暫時找不到答案,那就不管三七二十八地做下去吧。沒技術起碼要有真心,不要慌亂地做完只留下一地沮喪。

總之,就是這樣。不要捨本逐末(過來人之深情拍肩)。



【 未完 】

這篇是深夜隨筆,想到什麼寫什麼。有想到什麼再隨時補充。想聊什麼也可以跟我說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